游白岩山记

2023-08-07 13:15:39来源:中国市场监管报


【资料图】

在阳城,提起白岩山,知道的人并不多,但是如果说到白岩书院,可以说尽人皆知。因为这是明末清初阳城著名的学府,是阳城历史上“石缝齐鸣”神话的发生地,更是阳城文化“十凤齐鸣”的源泉!  壬寅年白露前一天,我随着朋友老梁,拜访北崦山白龙祠。道路蜿蜒而行,正好绕到了白岩山边。只见蓝天之下,万绿丛中,柏海之巅,一道银色白岩如同一个巨大的龙头,昂首向西,身披翠柏,静卧柏海……  老梁说,这就是白岩山,白岩与柏身相衔处,就是“石缝齐鸣”之处。清顺治年间,正是这里的“石缝”裂开,一声“齐鸣”,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十位阳城学子一齐金榜题名,阳城历史文化的“十凤齐鸣”横空出世。下面柏海之中,就是曾经的白岩寺,当年闻名天下的白岩书院与其一墙之隔。  从白龙祠出来,我们又返回白岩山。  白岩山与北崦山相接,一线相连,自问世以来,就成为阳城、沁水两县的界线。北面山脚下是山西第三大河流沁河,南面山脚下是芦苇河。大山矗立天地之间,山顶上却平坦如砥。  老梁说,千百年来,传说中的白龙在这里降甘霖济世、普度众生。从唐朝开始,这里曾经数次受到皇家敕封,神祠里面石碑如林,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,香火不断。白岩寺虽然坍塌,白岩书院早已不见踪影,但这里的文脉泉水依然源源不断,那个惊天动地的“石缝”遗址依然未变。明清之时,从这里就走出了十几位进士。特别是下黄崖村白家出了白所知、白胤谦叔侄两个尚书。当年,阳城二字街头的“八座双隆”牌楼,向世人彰显着朝廷的八个重要位置上就有“二白”。  我们在林木密匝的山路边停下,穿过仅有十步的林道,就来到白岩山巅后人开建的一处高台上。放眼望去,南部高山层层,排列有序,县城若隐若现,村庄遍布其中。山下的芦苇河虽然不是曾经的波涛汹涌、不知深浅,两岸曾经芦苇相拥、芦花飘飞的景象也不复存在,但溪流由西向东,淙淙不断。  老梁指着脚下柏海深处说,当年的白岩寺、白岩书院就在那里。我的眼前立即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:白岩山坳,柏海之中,白岩寺坐北向南,金碧辉煌,琼阁琳宫,飞檐斗拱,雕梁画栋。寺门之外一座石桥飞跨沟壑,青石龙头为栏,松柏掩映,奇景雅致。寺内佛像齐全,形态安逸,彩绘因果故事,不息善男信女。白岩书院中,饱学之士深情讲经会道,求学之子倾心听课。晨钟暮鼓悠悠,书声琅琅不绝……  我正沉浸其中,老梁向右边一指,说这里就是“石缝齐鸣”处。转身一看,顿时惊诧。高耸柏树之下,一道长长的石缝如刀切开,自成一线。岩前一石,平坦如桌。石缝中间,一块巨石静卧。旁边露出一个洞口,并不宽阔,下看无底。  站在缝前,我突然想起那个成化年间的天下第一清官杨继宗。这个二十米高的白岩峭壁正中,有一个天生溶洞,面积不大,仅可容纳十多个人坐卧。明天顺年间,阳城匠礼村贫寒出身的少年杨继宗曾独自在这里日夜苦读。夜半三更时,老虎在洞外呼啸,他却似没有听见,端坐洞中,静心苦读。明天顺丁丑年(1457),杨继宗高中进士,做官公正廉洁,不惧权威,一心为民,名传天下,被成化帝封为天下“四大清官”之首。高丽(朝鲜)一诗人曾赋诗:“天下谁人能执中?三原王恕秉心公。浙江陈选堪连并,更有山西杨继宗!”从此,杨继宗清名传天下,名载史册,白岩寺和白岩书院随之一鸣惊人。  杨继宗没有忘记自己曾经就读的这个山洞和白岩书院。他有感于在此的读书生活而写下一首诗《读书白岩山》:“林壑纷纷落叶明,上方重阁晚来晴。松巢古鹤凤随舞,茅塞新溪客断行。西蜀子云犹寂寞,南阳诸葛尚幽清。缅襄思哲何能继,唯听溪源流水声。”诗中真实再现了北崦山和白岩山松柏青青、流水潺潺、鸟语花香、清静幽邃的优雅环境,寄托了诗人的无限怀念之情。  群山起伏,芦河如带,高天流云,柏海苍苍。回首洞内,似乎还能看到少年杨继宗在昏暗的油灯下苦读,满腹经纶的高才先贤持书背手,悉心授课;“十凤”端坐,仰首静听;白岩寺老僧面带微笑,抚须致意。而古阳城大街上“九凤朝阳”“十凤齐鸣”的高大石牌坊下,人潮汹涌,赞叹声声……恍惚之中,当年白岩山曾修建的杨贞肃(继宗)祠,宽大廊柱上那副对联顿时呈现在我的眼前:“清风亮节耀当年,念先生封疆重任,一钱不爱,芳名著于一郡;苦学高名式后辈,想昔日岩洞潜修,读破万卷,正气动乎千秋。”  老梁,这个白岩山下、芦苇河边长大的大宁村党支部书记,似乎比我更浪漫。他说,大宁文化建设正在进行,北崦山、白岩山所有的历史文化,正是建设的重中之重。他随即赋诗一首:“遥祝当年石缝鸣,欢庆今朝新阳城。北崦山上龙济世,白岩石洞更光明!”

□山西省阳城县市场监管局 张红胜

关键词:

上一篇:中国海洋大学11部教材列入农业农村部“十四五”规划教材
下一篇:最后一页